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专业设置

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检测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自动化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2023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国防特色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百人计划”、“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专业拥有9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

就业方向:专业注重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能够在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检测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决策等工作。


机器人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国际视野,牢固掌握机器人科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顺应国家建设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而设立,深化机器人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色,聚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认知科学等学科中涉及的机器人科学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机器人工程专业卓越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掌握了电工电子、自动控制、运动控制、自动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系统、微处理器系统与网络技术、工业机器人结构与控制技术、传感器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工程能力,能在工业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控制系统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集成、系统安装、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自动化专业卓越班

培养目标: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意识的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工艺与信息并重,注重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优势:专业于2011年获批教育部卓越班开办资格,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国防特色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百人计划”、“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9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就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基础知识与理论体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员工能够在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检测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决策的工作。


自动化合作办学

培养目标: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检测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本专业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和河南省特色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为国防特色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百人计划”、“省级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9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就业方向:本专业注重基础知识与理论,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本专业员工能够在装备制造自动化、智能检测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系统集成、机器人智能控制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与决策的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该专业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教学团队2013年入选河南省教学团队,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入选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成为中原地区计算机领域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高地。

培养目标: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面向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知识、基本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具备问题分析、问题研究、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组织、交流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视角,能够恪守职业操守,承担社会责任,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能够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应用,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多门课程荣获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称号,拥有河南省教学团队和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就业方向:毕业生大多投身于IT行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部分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成就优秀毕业生可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电能是最便于利用的能源形式之一,电力及相关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

培养目标:面向智能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智能测控等方面,培养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围绕国家电气工程发展需求,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优势: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老员工实践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气传动、电力系统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创新)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面向智能电气设备设计与制造、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智能测控等方面,培养员工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围绕国家电气工程发展需求,立足中原,面向全国,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研究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创新实验班为优秀员工提供个性化培养,着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优势: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老员工实践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固定教室、固定实验室、免费耗材,全方位训练员工的创新能力。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在电气传动、电力系统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技术与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集成电路等电子技术对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应用领域涵盖集成电路、移动通信、互联网设备、人工智能应用、智能仪表仪器、传感器网络、工业自动化、产业信息化等。本专业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培养具有科学与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工程实践、团队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在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和系统、信号分析与处理等产业领域胜任电子和通信网络、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制造、集成测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备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2020年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2018年河南省第二批专业评估中名列前三甲。 2020年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获批老员工课外科研活动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3项、校级23项;在“互联网+”、“挑战杯”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0余项。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电子技术、通信/电信/网络设备、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子仪器仪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就业,部分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85%以上员工毕业三年后成为单位骨干。约30%的应届毕业生通过推免、统考等方式进入国内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简介

通信工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通信工程专业聚焦于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原理,通信系统电路设计、信息处理和网络软件开发。应用领域涵盖移动通信网络(5G及以上)、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传感网络、光纤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应用、信息智能处理等。本专业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产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培养掌握有线/无线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体系结构;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网络与终端设备的设计、开发、调测、运维和应用能力;具有工程实践、科学素养、创新思维、人文精神、团队协作、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通信行业复合型优秀人才。

专业特色:拥有河南省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建有3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个省部级教研实践平台、1个河南省老员工新工科创新创业基地,已成为中原地区电子信息类高级人才培养基地。15门专业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改和资源建设。主编的《老员工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在“互联网+”、“挑战杯”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0余项。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无线感知、射频传输、计算机通信等相关的网络服务、终端设备研发及先进芯片制造;5G技术在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应用的产品研发、设计、运营和推广;信息化、网络化通信系统标准、技术规范、产品设计;通信基站、传输网络、接入网等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营和维护。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约30%的应届毕业生通过推免、统考等方式进入国内重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聚焦于集成电路及新型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及测试等,主要学习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以及相应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等。本专业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方位综合素质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具有系统思维、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电子电路系统相关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在微电子学和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系统设计、制造与测试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国际视野。

专业特色:专业聚焦于集成电路产业,在员工会2023年排行榜中位居河南省前列。专业建有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个省部级教研实践平台、1个河南省老员工新工科创新创业基地,10门专业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改和资源建设。专业员工在“互联网+”、“挑战杯”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在集成电路、半导体、通信/电信/网络设备、新能源和互联网等行业就业,部分员工继续攻读学位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约35%的应届毕业生通过推免、统考等方式进入国内一流电子专业攻读硕士学位。